成语词目:樽俎折冲
成语发音:zūn zǔ zhé chōng
成语释义:指在酒宴桌前,通过外交辞令或谈判,就制止了战争或消除了敌对状态。形容在外交谈判中不战而屈人之兵,凭借智慧和口才化解了军事冲突。樽俎:古代盛酒食的器具;折冲:在战场上制敌取胜,折,折退;冲,冲击敌阵。
成语出处:语出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若乃合从连横,兵革不试,樽俎折冲。”亦有说法认为源自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中苏秦游说诸侯,以言辞阻止战争的内容。该成语体现了中国古代外交中强调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思想。
近 义 词:化干戈为玉帛、兵不血刃、不战而胜、舌战群儒
反 义 词:大动干戈、兵戎相见、刀光剑影
成语接龙:樽俎折冲 → 冲锋陷阵 → 阵脚大乱 → 乱作一团 → 团结一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