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目:脍炙人口
成语发音:kuài zhì rén kǒu
成语释义:脍:细切的肉;炙:烤熟的肉。肉菜味道鲜美;使人爱吃,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。
成语出处:五代·王定宝《唐摭言·海叙不遇》:“如‘水声常在耳,山色不离门’,又‘扫地树留影,拂床琴有声’……皆脍炙人口。”
成语示例:一部脍炙人口的《国风》与《小雅》,也是“三百篇”的最精采部分,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。(闻一多《歌与诗》)
近义词:喜闻乐见 爱不释手 交口称誉
反义词:平淡无味
成语接龙:脍炙人口 → 口若悬河 → 河清海晏 → 晏然自若